打造“三全”组织育人体系 创新构建党建育人模式——党委组织部工作纪实

发布时间:2023-11-03 点击数量:

近年来,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党建为引领,秉承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将“渗透”“浸润”的方式具体化为组织育人实践,打造“三全”组织育人体系,创新党建育人新模式,解决党建育人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立德树人达到“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”的育人效果。

一、注入3个红色基因,构建全过程融合的组织育人体系

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时间纵轴,以育初心、育红心、育忠心为抓手,构建“红色成长计划+红色锻炼平台+红色培养工程”的红色文化教育全过程融合组织育人体系。一是制定“红色成长计划”。大一新生从思想政治、能力素质、道德品行、言行表现等方面制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生涯发展规划,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、了解奋斗价值,通过建立学生“红色先锋成长档案”,加强思想政治教育,育初心,打好育人“底色”。二是搭建“红色锻炼平台”。大二年级,重点以重庆红色资源为教学素材,通过“体验式”“情景式”组建红色观察团、打造红色服务站、成立红色宣传队等强化党史、新中国史等四史教育,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育红心,增强育人“红色”。三是推行“红色培养工程”。大三年级,突出道德品质、劳动素质、文体特长、社会实践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,注重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相互转化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不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、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,育忠心,为人生“添色”。

二、聚焦3个机制结合,构建全员参与的组织育人体系

以学生为主体,以实践活动为纽带,党建引航构建“党政结合+专兼结合+师生结合”党建工作网格化全员育人体系。一是党政结合齐抓共管。实施党政领导进课堂、进班级、进宿舍、进食堂、进社团、进讲座、进网络;党员“亮身份、树形象、争做育人先锋”;全面推行由党支部书记、专业负责人、专业教师作为“育人导师”的班导师制;促进“党政结合”育人队伍职能互补、优势叠加。二是专兼结合协同育人。建立2支专职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6支由班主任、班导师、社团指导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兼职队伍,挖掘教育教学各环节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,构建处处育人、时时育人,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的全员育人体系。三是师生结合互动育人。实施“项目制”,依托科研、双创、大赛等项目,由党员教师、党员学生带头组建师生结合项目团队,“师生结合”同心同行打造有温度、有力度、有效度的“育人相长”共同体。

三、打造“全域化”课程体系,构建全方位培养的组织育人体系

构建“第一课堂(课堂教学)+第二课堂(校园文化)+第三课堂(社会实践)+第四课堂(网络空间)”有机融合、协同联动的全方位组织育人体系,发挥党建的价值引领作用,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。一是改革第一课堂。发挥主渠道作用,增设课内实践教学环节,指导学生讲理论、悟原理,让学生由衷生发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,为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打牢基础。二是丰富第二课堂。发挥主载体作用,通过“青年大学习”、马克思主义读书会、重工“国旗班”等党团活动,“廊、道、楼”三位一体的党建特色校园文化,对学生开展“浸润式”情感体验教学,厚植爱党、爱国、爱社会主义的情怀。三是延伸第三课堂。发挥主阵地作用,全面开展校外社会实践,以项目化方式构建“党建+专业、党建+社团、党建+竞赛”实践育人模式,引导学生认识国情、了解社会,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做到知信行合一。四是拓展第四课堂。发挥新平台作用,积极探索网络空间实践教学,组建学生网评员、监管员、通讯员工作队伍加强网上舆情信息的监管和引导,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,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。

四、工作成效

学校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、样板党支部3个;1个教师党支部被重庆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;获批培育创建市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、样板支部3个、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;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;获批教育部思政司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;获全国“五四”红旗团委;重庆市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高校。先后5次应邀在全国高职院校书记论坛等全国会议作党建育人经验交流。相关成果先后被新华网、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。20余所兄弟院校先后邀请学校作学生党建育人经验介绍,山东城建、广州番禺等近百所职院到校学习取经。